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正文

浙商基金十五载:亏损再现破局待解

2025-09-05 09:44 来源:中国网 阅读量:15910   

成立于2010年10月的浙商基金即将迎来15岁生日,但这个生日并不好过。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浙商基金净利润亏损1050.83万元,成为为数不多的净利润同比由盈转亏的基金管理人之一。此前,浙商基金净利润虽在2018—2020年一度连续亏损,但后续实现扭转并持续走高,峰值时期更超4000万元,此次则是时隔四年半后的再次亏损。截至二季度末,浙商基金管理规模也同比下滑,更有多只主动权益类基金成立至今的收益率仍告负。另外,浙商基金还面临在“同级生”中掉队、高管变动频繁等情况。有观点认为,浙商基金若想“翻盘”,必须走出一条差异化、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时隔四年半再现亏损

伴随上市公司半年报发布完毕,部分基金管理人的半年度财务数据同步揭晓。在上半年市场回暖带动多数基金管理人实现盈利的同时,浙商基金却面临着营收下滑、净利润由盈转亏的尴尬局面。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浙商基金营业收入6907.52万元,净利润亏损1050.83万元。而2024年同期,浙商基金营业收入9656.64万元,净利润23.57万元。

事实上,浙商基金净利润亏损并非首次。自股东浙商证券2017年6月上市后,浙商基金的半年度、年度财务数据也随之公布。

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末至2020年年末,浙商基金净利润经历多次亏损。以半年度为计算周期,2018年中报至2020年年报显示,浙商基金在上述期间的净利润依次为-1097.72万元、-2134.75万元、-931.85万元、-1066.75万元、18.35万元、-86.16万元。

转变出现在2021年。2021年中报至2022年年报显示,浙商基金在此期间的净利润分别为891.81万元、2140.86万元、2617.51万元、4535.41万元。整体来看,2021—2022年期间,浙商基金的净利润快速拉升,并在2022年末达到近年来的峰值。但随后几年,浙商基金净利润再度震荡下滑,并在2025年上半年再次出现亏损。

值得关注的是,自成立以来,浙商基金已经历5名总经理。若从财务数据可统计的2017年后的总经理变动情况来看,先后有3位,分别为2017年10月—2021年8月的聂挺进,2022年10月—2024年11月的王波,以及2024年11月至今的刘岩。

从近八年的净利润变化情况不难看出,此前浙商基金每阶段业绩的波动与市场环境走低或走高息息相关,而本轮亏损,则出现在权益市场逐步回暖的过程中,针对此次净利润亏损的具体原因及现任总经理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规划等,北京商报记者发文采访浙商基金,但截至发稿未收到相关回复。

在财经评论员郭施亮看来,对浙商基金而言,最大的考验是其规模与渠道不及其他头部、腰部机构。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各家机构拼的是渠道、成本管控能力、研发能力等,同时,获客成本等因素也会深刻影响基金机构的发展前景。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则认为,浙商基金净利润亏损可能与其管理规模缩水、产品业绩表现不佳与清盘频发、投研与品牌影响力不足等因素有关。另外,公司治理结构或存在深层问题,频繁的高管变动或会导致公司战略缺乏连续性,难以形成长期稳定的发展路径。

规模缩水、业绩平平

正如上述观点所言,北京商报记者观察到,浙商基金的最新管理规模出现同比下滑的情况,部分基金与市场同类产品相比,业绩也确实存在差距。

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浙商基金整体管理规模为379.84亿元,非货基规模为273.17亿元,同比分别减少27.24%、22.01%。同期,浙商基金旗下合并规模不足5000万元的基金有2只。另外,浙商惠丰定开债、浙商智配瑞享一年持有债券(FOF)也均因规模存量较小,经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表决通过后,在年内清盘。

管理规模缩水的同时,浙商基金旗下的权益类基金规模下滑幅度也较为明显。从近三年的数据来看,浙商基金的非货基规模一度超过400亿元,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达422.9亿元。彼时,其权益类基金的规模为107.7亿元,债基规模为309.91亿元。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浙商基金权益类基金的规模仅为52.78亿元,较2023年二季度末缩水过半,而同期债基规模则为220.14亿元,下滑不足三成。

受管理规模缩水叠加近年来行业降费等因素影响,浙商基金的管理费收入也明显下滑。同样从近三年数据看,数据显示,浙商基金管理费在2023年上半年达到1.54亿元,但2024年上半年已下滑至0.91亿元,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缩水至0.69亿元。

就浙商基金旗下产品业绩来看,截至9月3日,在近三年数据可取得的24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中,有15只基金收益率跑输同类平均,占比62.5%。从近一年收益率来看,24只基金中也有17只跑输同类平均收益率。

另外,在浙商基金旗下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中,截至9月3日,有10只产品成立至今的收益率仍亏损,相关产品的成立时间主要集中在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其中,浙商智选先锋一年持有期亏损幅度最大,自2021年8月10日成立以来,该基金A/C份额收益率分别为-35.69%、-36.73%。

除主动权益类基金外,债基业绩也表现平平。在浙商基金近三年数据可取得的28只债基中,有18只收益率跑输同类平均。若从近一年收益率来看,数据可取得的33只产品中则有12只跑输同类平均。

突围需走差异化发展道路

虽然背靠险企和券商,但浙商基金在“同级生”中的表现仍然不佳。数据显示,同在2010年成立的基金管理人还有东证资管、西部利得基金、国泰海通资管。截至二季度末,上述3家机构的全部管理规模依次为1798.43亿元、1158.25亿元、822.82亿元,同期的非货基管理规模则为1496.68亿元、922.12亿元、503.54亿元。可以看出,无论是全部管理规模还是非货基管理规模,浙商基金均排在末位。

那么,在当前市场竞争加剧、行业马太效应加强的背景下,浙商基金应如何打造自身的特色,实现突围?

郭施亮认为,就当前市场环境而言,往往机遇大于风险,浙商基金能否突围发展,取决于自身实力,以及能否强化自身投研、渠道优势等,同时,其获客成本、成本管控能力等也会影响公司的持续发展能力。若能趁着牛市行情加快突围,积极调整经营战略,或有望迎合当前市场环境变化。

柏文喜也提到,浙商基金当前面临的亏损与困境,是外部环境调整与内部治理短板共同作用的结果。未来若想实现“翻盘”,必须从战略定位、投研能力、产品创新、治理机制等多方面系统改革,走出一条差异化、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否则,在公募行业强者恒强的格局下,其边缘化风险将进一步加剧。

具体而言,柏文喜表示,首先,浙商基金可以聚焦特色化、差异化产品布局,打造“小而美”的拳头产品。例如,在ESG、红利策略、量化增强、“固收+”等方向深耕,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其次,可以强化投研能力建设,加大在投研团队、风控体系、数据系统等方面的投入,建立稳定、专业的投研文化,提升长期业绩表现,重建投资者信任。同时,可以优化治理结构与激励机制,通过优化股权激励、绩效考核等机制,吸引并留住核心人才,避免“换帅”频繁带来的战略摇摆。另外,可以借助股东资源拓展渠道,提升产品渗透率,并探索数字化转型,降低获客成本,提升客户黏性。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为您推荐

壳牌与京东养车合作再升级:首发超凡喜力光影新品,共同打造减碳门店
【2024-04-19】4月19日,正值京东养车保养节期间,壳牌携手京东养车在上海举办“光影澎湃、尽擎驰骋”超凡喜力光影系列新品发布会,正式发布光影系列五款新品。同时双方表示,未来将在...
现代汽车集团携手初创企业闪耀2023汽车创新大会
【2023-11-20】2023汽车创新大会由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主办,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成都市龙泉驿区人民政府、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机械行业分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联合主...
以硬核重新定义舒适,揽巡获第三届《中国汽车风云盛典》“最佳舒适车”
【2023-04-08】4月7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总台财经节目中心特别策划的第三届《中国汽车风云盛典》正式落下帷幕,年度大奖各有所归;其中,一汽-大众“硬核大五座SUV”揽巡在...
重点改进侧边栏,Dev频道微软Edge浏览器更新至110版本
【2022-12-15】,微软今天发布了2022年最后一个Devchannel预览版更新,还发布了Devchannel的微软Edge110.0.1556.0版本更新。此次更新不仅修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