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早刷晚刷,足够重视,为啥牙齿还是老出问题?”时不时响起“警报”的牙齿健康,让不少一天两次“按时足量”刷牙的网友疑惑不解。
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通济坊小学的学生在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口腔科普教育基地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横向“拉锯式”刷牙,错!
“众多牙病患者都存在牙齿楔状缺损问题,而长期错误地横向‘拉锯式’刷牙正是罪魁祸首。‘越用力刷牙越干净’是个误区,这个举动就像拿砂纸磨损牙颈,对牙齿造成的损伤不可逆。”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预防科主任医师荣文笙说。
为何刷牙不能横向“用力过猛”?专家介绍,牙釉质是人体最坚硬的组织,是保护牙齿的“盔甲”,但其厚度呈“山峰-山谷”分布,即牙冠部最厚,牙颈部(牙龈边缘)最薄。横向刷牙时,刷毛与牙齿形成45deg;角切割力,长期作用就像用钢锉反复摩擦薄弱的“山谷”。
“错误的横向‘拉锯式’刷牙不仅没办法保护牙齿,反而会加速牙齿损伤,造成牙龈萎缩、牙釉质剥脱、牙本质敏感等问题。临床发现,多数人对于刷牙这件‘小事’仍然做不好。”荣文笙说。
牙龈边缘、牙间隙等部位清洁非常关键。新华社发
“牙缝”清洁到位,很重要!
除了习惯性横向“拉锯式”刷牙,牙缝清洁也是很多人日常口腔健康维护时极易忽视的问题。“小缝隙”虽不起眼,但清洁不到位的话,完全可能会给口腔健康带来“大隐患”。
荣文笙说,许多人日常习惯侧重牙齿表面清洁,喜欢刷“顺手”的地方。而对于牙齿缝隙处往往忽视,清洁难以触达牙龈边缘、牙间隙等部位,这一清洁“盲区”往往成为牙菌斑滞留重灾区,给“蛀牙刺客”邻面龋发生以及牙周疾病的发展提供了繁衍温床。
牙周病是影响我国居民口腔健康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也是造成牙齿缺损以及“老掉牙”的关键,若不及时干预,损伤不可逆;邻面龋患病率高、隐蔽性强、影响大,多数情况下发现时牙齿已龋坏,甚至已经龋坏了两颗牙。
“预防牙周病以及邻面龋的发生,最基本原则是尽可能彻底清除牙菌斑,而最简单有效的预防方式同样都是正确且有效的刷牙,除了刷‘面’,使用牙线等工具清理干净‘缝’也很关键。”荣文笙说。
蛀牙的形成主要是基于牙菌斑的残留。新华社发
“有效刷牙”,最关键!
口腔健康关乎全身健康。日常生活中,坚持规律刷牙,特别是用正确方式刷牙仍是去除牙菌斑等维护口腔健康最有效的方式。如何才算是“有效刷牙”?专家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刷牙尽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别有遗漏部位,上下左右、里里外外均要刷到。
第二,须重点清理牙间隙及窝沟处,“牙缝”日常配合牙线、牙间隙刷、冲牙器等清洁非常关键。
第三,每天早晚刷牙两次,刷牙时间不能过短,时长应至少保持3分钟左右,晚上刷牙更重要。
第四,刷牙方式需注意,建议参考使用水平颤动拂刷法进行。切忌横向“拉锯式”刷牙,应从牙龈顺着牙冠的方向拂刷。
第五,工具的选择上,牙刷刷毛硬度需软硬适中,不可太硬、不可太软;刷头长度最好覆盖2-3颗前牙;使用3个月或刷毛外翻时需更换新牙刷。
荣文笙说,除了日常有效护理,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很必要,建议每半年或一年到医院进行一次口腔检查,了解口腔健康状况,接受口腔卫生指导和健康教育,以及专业的口腔保健措施,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