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00后的陈磊订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辆车。“原本是去看长楹天街的新能源豪华车展出,结果一轮试驾下来,最终订了一辆华为问界。”
从百万级豪车宾利飞驰、仰望U8、保时捷Taycan、路特斯 EMEYA、到主流纯电车型,若不是再往前走便是喧闹的商场,在长楹天街的B1,很多不知情者还以为自己来到了车展当中。
原本在其他商场里孤立错落的汽车门店,在天街的构思下,与商场中庭构建起全新新能源空间,吸引了许多周边年轻人、网红达人前来打卡。过去一周,包括陈磊这样的潜在消费者在内,超15万客流造访北京长楹天街的新能源街区,大家随手拍的新能源汽车展出,在网络上的观看量也超过了千万次。
时代变了,汽车品牌多了,连带着卖车的思路也开始转变。直播营销、社群互动,汽车门店在抢占用户心智的战场上花样频出,也从简单地开进繁华商圈、拿下商场“C位”,进入了全新的空间聚合经营阶段。
在升维的战场,商场不再仅是空间与流量的出让者,一轮对商业管理者运营能力的考验随之拉开帷幕。
车企的新战场
过去六七年里,随着特斯拉与“蔚小理”等新势力的迅速崛起,更具互联网思维的直营模式,开始颠覆车圈传统的经销商模式。
沃尔沃、长城汽车、吉利旗下的极氪等品牌纷纷挺入城市核心区域开店,试图借着商场这个“流量收集器”,让更多消费者知道和了解他们的新能源车型。
传统车企,摸着新势力过河,试图在线下门店触达消费者上,复刻新势力的成功。以至于一楼中庭等商场人流量最大的场地,成了车企们的必争之地,愿意耗费重金拿下商城的“C位”。
汽车品牌扎堆在商场之中,映射着当下汽车市场竞争的激烈,但汽车门店在商场中毫无章法的随意布局,也影响了消费者逛商场的体验感。
传媒大学20级毕业生孙彦毕业后,住在东四环,对于周边的商场也如数家珍。在谈及逛商场的习惯时,他表示,最近几年他去东边商场时,总是习惯直奔扶梯,很少再去看一楼的门店,“以前是要陪媳妇去看化妆品,现在一楼被汽车攻占,看多了也有些乏味了”。
单调的设计,缺乏品牌集群效应是很多消费者对如今商超汽车门店的直观感受。陈磊在这次买车前,就已经在B站上看过一众汽车博主的评测,对于意向的几款车型的参数、性能也了然于胸,但迟迟没有出手,“要不是这次看了‘车展’,现场氛围一下子很心动,恐怕还要很久才会下决心”。
如何推动像陈磊这样的潜在消费者转变成为真实的消费者,也是很多传统车企在布局商超店时面临的一个问题。
传统车企做直营店时,很多还用的是原本4S店的人马,但4S店的销售人员习惯了有明确购车意向的消费者到店,在“战场”转换至商超后,工作难度也明显上升了。
一名在传统车企和新势力都工作过的销售人士表示,进入商超店大部分是随机客户,相比此前在4S店,销售人员要从更为庞大的客户群体中寻找到真正有购车需求的人,并且需要说服潜在消费者下定。
“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思路,商超的客户多数很抵触功利的说辞,营造良好体验胜过一切。”
把握年轻客群
如今汽车消费者的年轻化态势明显,他们购车决策周期也比老一代人大幅缩短,车企做起营销来也不能走老路。
在一份机构调查中,从80后到00后,决定或预期在30岁之前购车的人群比例显著增加,购车平均预算也在20-30万以上区间。对于新一代消费者来说,汽车已不再仅仅是交通工具,而是体现出品质生活的重要伙伴。
这种趋势,让小米董事长雷军、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等车企掌舵人都亲身下场直播,要深入了解年轻人的兴趣,与用户建立起情感联系;汽车门店作为全新的触达用户的触点,也要更加精准抓取更年轻化的用户群体,并建立新的互动模式。用老牌的方式卖车给年轻人,只会是个伪命题。
新能源汽车的渠道变化,让消费者更乐于在线上看完评测、“种草”之后,来到附近的商超门店去试驾,而不愿特意耗费小半天时间跑到几十公里外。
消费者更加强调体验感,以及线下门店的社交属性,这驱动着汽车销售随之变化。进入2024年,包括华为、蔚来、理想和比亚迪高端品牌仰望等在内,在各地落下新的体验空间,意图借此给用户营造新的体验,开辟出一个具有社交属性的第三空间。
但与此同时,车企对线下渠道布局的优化也在持续进行,很多市中心商超门店的撤离,也意味着接下来的汽车商超门店运营会愈发精细化,产生效果的门店才有长久留存的价值。
对于商场运营者来说,如果只会被动跟随,显然是很难抓住这股趋势的。
天街的新思路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8月,全国已有超5000家新能源汽车商超店,分布在247个城市的2200多个购物中心里。其中,有300个购物中心,入驻了5家或更多新能源商超店。
相比传统的汽车城,汽车门店虽然已经在商超中如雨后春笋般耸立,但到单个商场,却只有几家,并不便于消费者集中选购。
消费者理想中的汽车商超,是能够有着一站式的购车体验,以及能够在同一时间尽可能多地体验多品牌的车型。
车企则希望,来到商超门店的人群能够更加精准,或是已有购车意向的用户,或是能够转化的线索,而非光是追求人流量。这需要商超在门店选址、新能源营销活动上,更加主动出击。
位于北京东部的龙湖长楹天街,便敏锐地捕捉到了消费者希望一站式购车、车企要更精准客群需求的微妙变化。从6月下旬起,长楹天街以长期入驻+短期车展的形式,将华为、长城、小鹏、理想在内的十余家头部新能源汽车品牌齐聚一堂,通过“新能源街区”的空间场域打造,让消费者能够一站式地看遍这些头部车企的车型;不仅能够楼上看车、还能在地下停车场开启专属试驾,再到下定购车,一站式体验完整购车流程。
为了保障现场的卖压和热度,包括宾利、保时捷和仰望等品牌,也带来了他们的拳头产品,打造出一场新能源百万豪车展。其中,保时捷Taycan 4S更是在其正式发售后,首次长时间进入商超展出。在提升区域人气的同时,也与周边的装修风格一致的汽车商超店、快闪店连成一片,保持着街区的持续热度。
同时,从停车场、西区花间享中庭、主入口动线到东西区餐饮层,商场内的消费者也能清晰沿着指引来到新能源街区。
通过这样的布局,长楹天街让前来购物、用餐的消费者,也能够在商城里逛车展;线上浅层“种草”的消费者,也会在不经意间,完成整个线下体验的闭环。
而对于长楹天街来说,此次“新能源街区”的打造,也让西区“场气”被激活,新能源街区不是一个单一存在的空间,而是与数码品牌连成一体,共同构建起西区整体理想生活方式空间,吸引消费者主动前往。在活动首周,就有超过500名试驾人员留资。
据了解,接下来长楹天街还会通过持续的新车发布会、品牌车友会以及快闪活动,持续让街区散发自己的活力。这让商超门店不再是个简单的展示、试乘的场所,而是社交空间、消费意向更明确的场景。
长楹天街此次的一站式新能源街区的试水,也让外界看到了新能源商超转向新能源汽车商圈的一种全新可能。
重构商城空间
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下,商场运营已然成为商业管理者对于空间的理解比拼,并在此之上考验商场将理念落地的执行能力。
龙湖商业是国内商业地产领域的佼佼者之一,按照其规划,今年开业商业项目将超过百个,正式进入“百MALL时代”。 其中,长楹天街是龙湖商业进军北京的第一座天街,从2014年开业至今, 依然持续保持商业活力,每年千万级别的客流量让其多次跻身北京购物中心客流榜Top1,也以超30亿年销售额位列北京顶流。
长楹天街的难点,在于如此狭长的商业项目,形成了超长的客流动线,也因此容易“冷热不均”。由此,针对天街内的业态,也需要差异化构建单片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并形成品牌集群效应。
像此次新能源街区所处的西区,再往东还排布着一众数码品牌门店,成为集纳家庭消费、生活方式的场景;东区则集中了珠宝首饰、设计师女装品牌,形成了“生活美学会客厅”。
而政策上的红利,以及板块不断成熟,让客群持续升级,聚集了一群新中产。这群有着自己消费主见的人群的消费需求变化,也让长楹天街训练出了敏锐洞察市场的能力,并主动引领着消费的变化。
近些年,长楹天街保持着每年超过150家品牌的升级汰换,以满足更加全面的客群,以及不断变化的消费趋势。
此次在西区打造新能源街区,也沿袭了这个思路。在抓住北京新能源市场趋势的同时,借着对空间的塑造、经营能力,形成独属于龙湖商业的的新能源消费氛围印记,促进入驻品牌提升销售业绩。
就像4S店让位于商超Mall店,再到如今组团形成全新的汽车商圈,商场里的业态还会持续升级。唯有持续把握消费脉搏,与品牌相向而行,才能在消费浪潮中,始终保持自身的活力。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