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国际博物馆日,不少热爱历史文化和建筑的市民、游客通过一场场城市行走,寻找上海街巷间的故事,走进记忆深处,感受海派风情。
重走“四行孤军”足迹
5月18日,由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策划的“追忆‘八百’抗战壮举,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四行孤军’足迹Citywalk主题活动”从四行仓库晋元纪念广场出发,沿苏州河岸线一路前行,重走“四行孤军”足迹。两位主讲嘉宾——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馆长马幼炯与国际静安推介官朱一宁,串联起四行仓库、西藏路桥、中国银行仓库旧址、浙江路桥、河滨大楼等历史地标,带领参与者在城市空间中重温民族精神的力量。
站在西藏路桥上,两位主讲借由多张珍贵历史照片的展示,将当年的场景徐徐展开:1937年10月30日午夜,四行孤军开始通过大陆银行仓库和墙外烟纸店的墙洞,向离开作战阵地最近的中国银行仓库撤退。“看似并不长的撤退距离,却是整个撤退过程最危险也最悲壮的所在,每一步,都是用生命踏出的。”马幼炯动情地说。有一些战士,在四天四夜的四行仓库保卫战中没有牺牲,但却倒在了撤退的途中,永远地倒在了西藏路桥旁。
从西藏路桥继续前行,至中国银行仓库旧址、浙江路桥,最后抵达河滨大楼,历史上的孤军经停的地点与如今的城市空间一一对应,仿佛走进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朱一宁在讲解的过程中,展示了“四行仓库”老票据、四家银行的实物等一批极具历史价值的藏品,“以物证史”,让这段历史从档案中“活”了起来。参与者们纷纷表示,仿佛走在了一座“露天博物馆”里。
谢晋元将军的孙女谢骏作为特别嘉宾也来到活动现场。在Citywalk的终点河南路桥上,一幅巨大的孤军足迹路线示意图展开,谢骏与两位主讲嘉宾一起,为参与者们追忆了谢晋元在河滨大楼短暂停留的身影,以及四行孤军辗转停留,最后来到胶州路孤军营,并在此开始了长达4年的孤军营生涯。主办方还准备了特制的四行仓库“今昔对比”胶片卡作为活动的纪念品,让参与者能留下与历史对话的珍贵瞬间。
寻找土山湾里的时光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