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虹识技术有限公司公布两项核心发明专利,实现虹膜识别范式向AI驱动的跨越式升级,颠覆了沿用数十年的传统识别框架。
传统虹膜识别技术长期依赖基于Gabor滤波器的IrisCode编码方法,存在特征提取僵化、信息损失严重及大规模检索效率低下三大瓶颈,其等错误率在标准测试集上仅能达到约1.75%,难以满足当前日益增长的高精度与实时性要求。
面对此行业痛点,武汉虹识技术提出全新AI范式,通过“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虹膜连续特征编码方法”与“基于向量数据库的虹膜快速检索系统及方法”双专利协同,构建了端到端的全栈解决方案。前者替代传统二值编码,信息容量提升8倍;后者首次在业内引入FAISS向量数据库技术,实现了百万级库容下的毫秒级检索。
这一技术突破成效显著,等错误率大幅降至0.70%,较传统方法错误率下降60%,识别准确率高达99.97%。在万人规模数据库中,该技术系统检索延迟仅8.5毫秒,效率较传统暴力搜索提升近16倍。
武汉虹识技术CEO易开军博士表示,此次突破是公司从ASIC芯片创新者迈向AI范式引领者的关键一步。0.70%的EER指标不仅在安全与可用性间实现最佳平衡,其工程化落地能力更为金融支付、边境安检、智慧城市等场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支撑。
分析人士认为,武汉虹识技术此次提出的新一代识别范式,不仅重新定义了虹膜识别技术路径,更有望推动整个生物识别产业进入更智能、更高效的发展新阶段。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