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小鹏将在中国出售!刚被马斯克吐槽就倒闭了,顶配车价格107万。”
和泰斯拉互不喜欢。
又一个美国新势力要来中国了!
在美国创立的高端纯电动汽车公司Lucid正摩拳擦掌,准备进军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
Lucid没有规定每个职位的招聘人数,但许多职位要求精通中文和英文,或两年或两年以上的中国企业工作经验。
从招聘岗位来看,Lucid更注重中国本土的服务,比如软件算法、供应链管理等。
Lucid一直被称为“特斯拉黑仔”。无论是车型还是定位,几乎都在追特斯拉。现在看来,Lucid终于开始在中国市场发力了。
但就在两天前,特斯拉CEO马斯克在推特上调侃道,“Lucid离破产不远了。”
01.谁是清醒的?
去年11月,Lucid在上市后的首份财报中表示,计划于2023年进入中国市场。
当时,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彼得·罗林森(Peter rawlinson)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已经确定了企业发展的下一个十年计划,计划在2025年前后在中国和中东设立工厂。
事实上,今年5月,Lucid开始在中国招聘。当时招聘的岗位只针对采购和供应链、人力资源等领域,如供应商质量经理、供应商质量工程师等。
这次大规模招聘可能是Lucid在中国市场布局的开始。
事实上,Lucid进入中国市场是迟早的事。
2007年,特斯拉前副总裁兼董事谢霆锋(Bernard Tse)离开特斯拉,另一位留下甲骨文的高管山姆·翁(Sam Weng)在加州创立了Atieva,也就是Lucid的前身。
早些年,这家公司的定位不是汽车公司,而是先进的电动汽车技术研发公司,作为供应商向OEM厂商提供产品,比如Formula E冠军赛车的电池技术。
2014年1月,北汽集团以1亿美元参与Lucid的C轮融资,持股25%,成为Lucid第一大股东。当年7月,贾跃亭向Lucid投资2亿美元,成为第二大股东。就是在那时,Lucid下定决心从核心零部件供应商转型为新能源汽车制造商。
2016年,Atieva更名为Lucid Motors,开始进军新能源汽车行业,并正式宣布研发全电动高性能豪华车的计划。同年12月,Lucid首款机型Lucid Air正式发布。当时限量版售价超过25万美元,在亚利桑那州自己的工厂生产。
2016年,北汽集团因战略调整将股份转让给贾跃亭,后者持股近40%,成为第一大股东。直到2018年,法拉第未来陷入财务危机,贾跃亭抛售Lucid股份。
正是这场资本的博弈,导致了创始人谢家鹏被淘汰。
2021年7月,Lucid被特殊目的收购公司成功在美国上市。巅峰时达到900亿市值,现在被世界上最本土化的国家沙特的主权财富基金PIF重金买入四分之三的股份。
但今年以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遇冷,Lucid的股价也开始下滑。现在已经跌到每股8美元左右,市值蒸发了一半,只剩下134亿美元。
02,和特斯拉不敢对视。
马斯克曾多次在社交平台上暗示,Lucid是从特斯拉分离出来的“老弱病残”。
马斯克为什么这么鄙视Lucid?
这是因为在Lucid的骨头里,流淌着特斯拉的血液。
首先,Lucid的创始人Bernard Tse是特斯拉的原始股东和董事会成员。
早在2003年,特斯拉刚刚成立的时候,马斯克还在研究如何发射火箭。当时,特斯拉创始人兼首任CEO马丁·艾伯哈德邀请谢家鹏加盟特斯拉,使其成为特斯拉执行副总裁兼电池能源总经理,负责监督特斯拉Roadster和其他汽车制造商的电池组设计、开发和制造。
后来,谢家鹏离开并创立了Lucid,而因为与马之间的一些小问题,离开了特斯拉,成为了Lucid的技术顾问。
也正是因为这个背景,Lucid从特斯拉挖人并不困难。
所以从创始人到CEO再到工程师,Lucid的员工几乎有三分之一来自特斯拉,12位核心高管中有6位有特斯拉背景,掌管RD、制造、供应链、销售和财务等重要部门。
最著名的高管之一是Lucid现任CEOamp彼得·罗林森(Peter Rawlinson),CTO,罗林森曾任ModelS总工程师,2013年加入Atieva担任CTO,2019年4月出任Lucid CEO。
2013年,被马斯克公开嘲讽的特斯拉核心员工Model S前总工程师彼得·罗林森(Peter Rawlinson)加入Atieva。这时候,“特斯拉黑仔”初具规模。
此时,Atieva在美国也因为出色的电池技术和动力总成而名声大噪。
Lucid随后聚集了一大批前特斯拉核心员工,包括前生产副总裁Peter Hochholdinge、前硬件工程副总裁Eric Bach、供应链管理副总裁Peter Hasenkamp、销售总监Doreen Allen等。
制造业是特斯拉的优势,Lucid在这些关键岗位上给了特斯拉很大的帮助。
当时特斯拉的核心人物,RD的汽车老兵,生产和供应链,他们最大的资本就是成功打造了划时代的Model S,或许这就是Lucid打造豪华车的自信吧
这就是马老板不喜欢新造车公司Lucid的原因。他不止一次表达过对Lucid的不认同。今年6月,他公开表示,除非Rivian和Lucid做出重大改变,否则它们都将破产,而且它们正在破产。
Lucid以同样的方式看待特斯拉。Lucid表示,特斯拉不是他们的竞争对手,他们将占领豪华电动汽车市场。换句话说,他们认为特斯拉很创新,但不够豪华。
03.有机会进入中国吗?
从那些特斯拉过去的跳槽来看,Lucid不缺技术。
毕竟他们研究的是三胞。第一款车型Lucid Air在当时量产的电动车中风阻系数最低,只有0.21cd
LucAir的紧凑型电机是目前最轻、功率最大的电机之一。这台电动机的额定功率是670马力,但重量只有67磅。
虽然技术足够创新,但对于Lucid来说,进入中国市场并不是和特斯拉简单的博弈。
现在,中国是世界上销量最大的乘用车市场国家。今年前11个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503万辆,同比增长100.1%。11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升至36.3%,比去年同期增长15%。
与之相对应的,还有韦小立、艾安、氪等新势力。而且在过去的几年里,Lucid的主要问题是缺钱,量产慢。
造车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资金的问题。由于财务问题,lucid无法交付第一款产品。进入中国市场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
而且Lucid入门版的起步价接近9万美元,折合人民币60万,而顶配车型的价格是15.4万美元。这个价位不是中国家用车市场的销售主力,显然很难形成规模效应。销量打不开,下一步就难了。
以特斯拉为例。2017年销量为103181辆,而Model 3的销量仅为1764辆,今年亏损仅为22.41亿美元。之后,价格实惠、亲民的Model 3在中国实现国产化,成为特斯拉扭亏为盈的关键。
因此,如果不推出低价纯电动汽车,Lucid很难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不过好消息是,根据Lucid对中国的战略规划,已经有了推出标杆车型Model 3的想法。
然而,品牌知名度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国内新能源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前有老牌车企,后有本土新能源车企,呈现出合围夹击的局面。
直到现在,Lucid还没有中国的正式名称。你会下订单吗?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