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新闻小作坊关乎民生,既是食品安全监管的必然,也是帮助群众共同致富的途径。今年,浙江省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在原有食品小作坊5S管理(整理、整改、清洁、扫盲)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开展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标准化、文化旅游化、园区化、阳光化、数字化“五化”建设。
日前,杭州市小作坊“五化”工作现场会在桐庐县新河乡召开。记者走访了新河乡银坑村非遗作坊聚集园区。据了解,目前已有十余家面条作坊入驻,实行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原料、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的“五统一”管理。“以前像这样的电缆面都是家庭小作坊生产的。没有严格区分生活区和生产区,生产环境控制不好,食品安全风险比较大。”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实施‘五统一’管理后,园区监管将常态化纳入数字化‘阳光系统’。借助摄像头、温度计等硬件设施,可将数据接入互联网,实时掌握电缆表面加工的全过程信息。”
在园区的带动下,周边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探索和尝试“五统一”管理。在农民钟家,她向大家展示了统一标准改造后的生产区:“我们新建了一个生产区,整个盘面、拉面、烘干工序都在这个区完成,有专门的紫外线杀菌灯、风机、温控等设备。”目前,15个同类型加工场所已完成统一设计装修,同时定制了标准化电缆表面加工设备。
据了解,由于地处偏远,交通落后,工业基础薄弱,新缆面产值低,在价格上存在销售劣势。对此,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立足职能,以新型面条食品产业发展为突破口,依托新型“1+N”面条作坊聚集园区建设,实施《新型面条加工技术规程》和《新型面条技术要求》两个团体标准;推动何立新乡与桐庐本地龙头企业桐君堂的合作等。,发展电缆面深加工产业,提高电缆面生产技术,成功推出红曲米电缆面等创新产品;完成新缆面的商标注册和标志设计,进一步扩大“新缆面”的品牌影响力和传播力,有效解决缆面生产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低、销售方式单一等问题。
杭州市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处处长李剑雄介绍,今年,桐庐被作为杭州市小作坊“五化”试点。依托“园区+农户”模式,建成首个“1+N”制面园区,即园区率先带动周边制面作坊健康发展,实现小作坊“五化”,农民增收,农村共同富裕。下一步,杭州市市场监管部门将立足稳中求进、提质增效,继续因地制宜鼓励小作坊“精致美丽”,积极发挥标准引领作用,探索建设更多“1+N”小作坊聚集园区,推动全市小作坊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